為進一步促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學會與學生良好溝通,近日,銅山區(qū)利國鎮(zhèn)吳莊小學全體教師召開了一次集體會議,就“在激勵評價中如何提升學生自尊”展開了詳細的交流。
與家長相比,老師的言語和行為對孩子的自尊發(fā)展更為關鍵,也更容易對孩子的歸因風格產(chǎn)生影響。會中,李大明老師針對“云云社交能力不足”這一案例,引申出隱藏在其內(nèi)心深處的可能是已經(jīng)形成的對自己在各方面表現(xiàn)的認知較差,即自尊水平不高。如果一個孩子強調(diào)自己和別人某些方面的差異只是一個外在的事實,比如他覺得自己寫字沒有其他孩子寫得好看,那么問題很容易解決,因為這只是一個寫字方法的問題。如果一個孩子強調(diào)自己和別人具有根本性的差異,比如他認為自己很笨,連字都寫不好,那么對這樣的孩子,教育者就不能一味地教他們?nèi)绾巫屪值母鱾€筆畫搭配得美觀等技術性內(nèi)容,而是首先應幫助他們提升其自尊水平,使其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對此,教育者可以通過改變低自尊孩子的歸因風格,來提升他們的自尊水平,進而改變孩子對問題的看法,健康快樂地成長。而想要讓低自尊的孩子逐漸認識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較差表現(xiàn)是可以改善的,可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學者提出,對于孩子在學業(yè)方面的歸因,成人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由于在學齡階段,與家長相比,老師的言語和行為可能對孩子的自尊發(fā)展更為關鍵,其對孩子的評價很大程度上影響其歸因風格。如果老師能盡量給予孩子積極的評價,會幫助孩子尤其是那些自尊已經(jīng)較低的孩子,改變其固有的想法。
撰稿:陳兵 供稿:丁修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