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探討“雙減”背景下小學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促進對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實踐與研究,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yǎng)教師整體教學的系統觀,11月1日上午,津西語文教研活動在劉海寧主任的帶領下如期開展。此次活動五年級全體語文教師圍繞第六單元進行了深入地研修。
對于本單元的作業(yè)設計,劉主任也是結合本校孩子的學情細細地為大家講解了本單元每一課作業(yè)設計的理念和思路。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及創(chuàng)設性意見。
單元目標與單元要點分享
單元整體設計分享
孫夢迪、高晴、劉淑然、梁宏玉、邊瑤等幾位年輕老師則對本次的教研中的困惑與感想與資深教師進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探討:大單元教學對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要求更高,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前要熟知課程標準,要明確學習任務和教學重點,這就要求教師要具備全局觀念,要整體把握課程標準、核心素養(yǎng)、學習任務群,要整合文本,突出主干,科學設計,才能達到預期目標,教師如何正確把握單元設計,提升課堂駕馭能力?是否需要每個單元都可以進行這種單元的整合?能否落實到常規(guī)的課堂教學課堂上呢?
最后,王超老師為年組老師帶來了方向指引。強調了以下幾點:一、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體會作者描寫的場景、細節(jié)中蘊含的感情”,老師們在教學之前一定要自己先弄清楚何為場景、何為細節(jié)描寫。二、體會文章蘊含的情感,一直是語文教學的核心,即是重點也是難點,在教學時要注意學段之間的前后設計,關注了方法的勾連和能力的進階提升。三、在教學時,場景和細節(jié)描寫不可割裂開來,二者是疊加的關系,要做到方法和情感的融匯貫通。四、作業(yè)設計落實了扎實地語文要素,但建議閱讀題最后一題設計為開放性題型,關注學生學段的變化。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教研活動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師成長進步的“扶手”,更是教學質量提高的“助推器”。一場教研活動就是一次專業(yè)的研討,一場教研活動就是一次精彩思維的碰撞。通過一次次的教研活動,提高了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和學生整體素質。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津西語文組教師在教育實踐和研究中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注入活力。保持行者的姿態(tài),踐行新理念、明確新方向,不斷提高教學研究水平,增長為師者的教學智慧,“研”路芳華盡綻,風光正好,我們繼續(xù)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