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們:
寒假是大家休息調整的時間哦!如何利用好假期可大有學問。做寒假作業(yè)、無休止地看電視、玩手機、玩電腦游戲,似乎是不少同學寒假的“常規(guī)”。然而,放松的背后,一些不應發(fā)生的事情發(fā)生了:有暴飲暴食、有沉迷網(wǎng)絡導致精神恍惚、心理出現(xiàn)異常的……一個又一個不和諧音在提醒著我們,同學們的假期心理問題不容小視哦。
學生假期中容易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
NO.1 / 無規(guī)律的作息,感到無聊
NO.2 / 信息沉溺綜合征
很多喜歡上網(wǎng)的學生,因為假期有時間了,就天天沉溺在網(wǎng)絡世界里,精神變得越來越差,人也日漸消瘦,同時和現(xiàn)實社會脫節(jié)嚴重,離開網(wǎng)絡,感覺到社會適應不良,越來越不喜歡說話和交往,可能出現(xiàn)社交障礙等心理問題。另外,有的學生通宵看電視,致使神經(jīng)系統(tǒng)紊亂,可能會導致焦慮、失眠、神經(jīng)衰弱等心理問題。
NO.3 / 假期惡補學習,壓力過大
到了假期,各種補習班層出不窮。家長往往望子成才心切,同時也擔心孩子落后于別人,就督促孩子參加各類補習班,使孩子離開學校學習環(huán)境,就背起另一種形式的學業(yè)沉重包袱。因長期過高的壓力,神經(jīng)緊張和學習的疲累,有的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失眠多夢,注意力不集中,孤僻偏激等心理問題。
假期心理小貼士
NO.1 / 培養(yǎng)自律,制定規(guī)劃
制定詳細合理的時間管理,按照計劃嚴格執(zhí)行,當一天結束時你會收獲充實感和成就感,長期的自律使人快樂。反之,一直拖延,不按計劃行事。輕則導致焦慮、煩躁,重則會對個體身心健康帶來消極影響,造成強烈的自責、負罪感、自我否定心理。
NO.2 / 調整狀態(tài),放松休息
寒假是學生時代最“幸?!钡亩Y物之一。在假期,可以做自己喜歡、感興趣的事情,比如做手工、聽音樂、鍛煉身體。這些都可以讓自己進入放松的狀態(tài)中,既能讓身心得到休息,又能讓你精神飽滿。
NO.3 / 愛勞動,做運動
家務勞動體現(xiàn)了我們愛家的責任,還能提高我們的生活技能;運動技能更能讓我們靈活自如,健康愉悅,通過新技能的獲得,還能增強我們的自信,保持身心愉悅感。
NO.4 / 保持學習熱情,豐富精神追求
假期生活是管理自主學習的有效途徑 ,通過各種途徑獲得書本知識、生活技能、歷史文化等知識都是學習,這有利于我們開拓視野,形成知識互補。學習能力的持續(xù)保持,讓你既不會無聊,也不會讓你在上學前感到焦慮和恐懼,避免上學后倍感挫折。
NO.5 / 正面積極溝通
人與人之間的回應模式可以分為四大類:積極主動、積極被動、消極主動、消極被動。其中最好的回應方式是積極主動。我們可以嘗試對別人做的事做出積極主動的回應,即使這件事與我們無關。積極的回應和贊美能增強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系。
多和父母、長輩溝通交流,爸爸媽媽能給予我們最大的安全感和心理支持。我們要及時向爸爸媽媽傾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有利于緩解不良情緒。
NO.6 / 心愿清單,創(chuàng)造美好回憶
列舉心愿清單,可以趁假期把平時想做而又沒時間做的事情列出來,那么每天完成一項,生活中的小確幸能提升我們的幸福感,活動安排不宜太密集,并保持與電子產(chǎn)品的適度接觸。
寒假生活是愉快的,也是令人向往的,愿我們的每個孩子都能在家人的呵護下,獲得愛與成長,成就最美好的自己。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