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踐行新課標教學理念,助推教師成長,整體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長安路小學開展第二十五次“人人一節(jié)課”展示活動。各位教師根據(jù)學科特點和學生發(fā)展水平,并結合自身教學風格,認真準備、精心投入,為師生展示了一堂堂別具風采的展示課。
狄靜老師執(zhí)教一年級《求未知加數(shù)》。狄老師首先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由智慧爺爺送禮盒引起學生的好奇,里面究竟有什么?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讓學生以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到教學活動中。然后,引導學生把看到的內容用語言敘述出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能力,逐步培養(yǎng)學生提出數(shù)學問題的良好習慣。
馬雨晨老師執(zhí)教五年級《松鼠》。馬老師首先圍繞“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边@一中心句進行課文的分段講解,讓同學們從課文描述體會松鼠的漂亮,乖巧,馴良以及愛干凈的生活習性。其次完成課后習題第二題,將《中國大百科》中關于松鼠的描述和課文內容對比,引導學生如何從“說明白到說生動”。
課后教師們進行研討,指出課上的提問要精簡,增加課堂朗讀時間和學生思考時間等,以幫助青年教師成長。
王麗艷老師執(zhí)教五年級《夏天里的成長》。文章通過對各種各樣事物迅速生長的描寫,讓人感受到夏天的生機與活力,啟示人們抓住時機,迅速生長。文章首段便點明中心意思一“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jié)”。接著圍繞“迅速生長”先寫“狀態(tài)”,再寫“原因”,最后寫“啟示”。王老師課堂條理清楚、結構巧妙,通過本課的學習,喚醒學生圍繞中心意思寫的意識,鼓勵他們逐步養(yǎng)成這一寫作習慣的范本。
研討時氛圍熱烈,教師們紛紛指出,課堂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時教師說的多,學生會產(chǎn)生依賴性,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要把課堂更多的還給學生。
“人人一節(jié)公開課”活動還在進行中,“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其困”,通過此次活動,相信長安路小學全體教師在日常工作中,能夠更加扎實教研,潛心備課,勇于實踐,以匠心致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