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教師“一對一傾聽”與游戲后分享的能力,內化《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精神。2024年10月17日,潘塘教育幼兒園開展了“幼兒表征與教師一對一傾聽”教師專題園本培訓活動。
魏園長以老師們平時對“一對一傾聽”的開展情況,對傾聽時遇到的問題拋出兩大要點進行討論:一對一傾聽時教師應該聽什么?怎么聽?老師們圍繞這兩個問題展開頭腦風暴。
基于討論,魏園長圍繞“聽什么”“怎么聽”兩大要點進行歸納總結,教師們認真記錄、聆聽思考。
培訓中湯主任重點指出:教師要把自主權交還給幼兒,適時“放手”并接納其不同的聲音,要在一日生活中多角度、多維度去觀察、傾聽幼兒,創(chuàng)設良好的傾聽環(huán)境和氛圍,提供更多表達的機會,實現(xiàn)教師與幼兒之間真正的對話和理解。
曹主任也分享了自己研讀《馬賽克方法》一書后,對班級幼兒進行觀察、傾聽和分析后的感想:教育的過程就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相互傾聽和應答的過程。在培訓后,教師們紛紛表示,會把這次培訓的收獲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真正將幼兒視為同成人一樣的獨立個體,做好觀察者、傾聽者、支持者角色。
一對一傾聽的支持策略
1.營造溫馨、親切、信任的氛圍。
2.給予耐心的傾聽。
3.全面細致地觀察。
4.使用積極的引導。
5.給予適恰的支架。
如何做好觀察分析、傾聽分享
給幼兒:
保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游戲、記錄、反思、分享。
給教師:
1.有充分的時間觀察、傾聽、記錄、思考。
2.有充分的權力基于班級幼兒的需求組織和調整活動,保障幼兒的人經驗鏈得以延續(xù)。
3.保障分享的場地、設備。
4.給予教研的力量梳理組織策略、方法,以保障傾聽分享活動的質量。
唯有教師沉下心來,傾聽來自兒童的原聲音,才能讓我們真正走進兒童的世界,分析這些聲音,挖掘這些聲音背后的意義,方能激起兒童對現(xiàn)象的再思考,將兒童的思考向前推進。通過本次培訓,教師們更加明晰了“一對一傾聽”的內在意義及價值,讓我們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始終保持著好奇,用內心去聆聽孩子成長的拔節(jié)聲,在心聲的碰撞中遇見閃光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