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幼兒里意外傷害總在不經(jīng)意間發(fā)生,為進一步增強全體教職工應對突發(fā)事件和意外傷害的應急處置能力,掌握急救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在意外事故現(xiàn)場能夠進行有效救護。大許鎮(zhèn)中心幼兒園2024年12月18中午,對全體教師進行了急救知識培訓。
董夢楊主任通過PPT課件,以幼兒園一日生活為切入點,向大家詳細講解了幼兒外傷、摔傷、燙傷、流鼻血、噎食或吞咽異物、高熱驚厥等突發(fā)意外狀況的處理辦法。
摔傷
正確方法:
1.小傷口:用濕紙巾和清水將傷口擦干凈,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傷口周圍的皮膚,再涂外用消炎藥膏,貼創(chuàng)口貼。
2.擦傷面積較大、傷口有無法自行清洗掉的臟污,受傷部位腫肚嚴重、疼痛,或受傷在重要部位應立即送醫(yī)。
3.大而深的傷口應立即帶去外科做異部清創(chuàng)處理,并注射破風針劑。
流鼻血
當幼兒出現(xiàn)流鼻血時,老師和家長應保持冷靜,采取以下有效措施進行處理:
1.壓迫止血:
讓幼兒保持安靜,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加重出血。用拇指和食指持續(xù)壓住幼兒出血側(cè)的鼻翼,壓向鼻中隔部,同時讓幼兒身體前傾并低頭,避免血液回流。壓迫時間一般為10-15分鐘,直到出血停止。
2.冰敷止血 :
使用冰袋或吸滿冷水的毛巾敷于幼兒的鼻梁、額部或后頸部,以促進血管收縮,減少鼻腔供血量,輔助止血。
冰敷時間不宣過長,一般每次10-15 分鐘,可多次重復。
3.填塞止血:
如出血量較大,可使用消毒的無菌棉球或紗布填塞進鼻腔,從內(nèi)部減少血液流出。填塞時要輕柔:避免擴大出血創(chuàng)面。填塞物應定期更換,以保持清潔和干燥。
燙傷
一旦發(fā)生燙傷,應立即用冷水沖洗或冷敷燙傷部位,持續(xù)15分鐘左右,以緩解疼痛,減輕燙傷程度。不要擅自在傷口處涂藥,更不能用涂醬油、牙膏、植物油等土辦法處理傷口??赏庥靡恍C傷藥膏如:京萬紅、萬花油等,若燙傷處有水皰,暫時不要挑破,防感染,大面積水皰時可用干凈紗布覆蓋,再去外科處理。
高熱驚厥
第一步:確保周圍環(huán)境安全,檢查是否呼吸正常、有無摔傷。
第二步:其他老師聯(lián)系120和家長,急救人員請注意:
1.幼兒呈側(cè)臥于平整的地面上,利于口中分泌物流出
2.為幼兒擦去口鼻分泌物,保持氣道暢通。
3.松開幼兒過緊的衣服,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4.用手或毛巾墊在幼兒頭部下方保護幼兒頭部
5.如有發(fā)熱,盡快實施物理降溫。
6.記錄驚厥開始和停止的時間。
7.幼兒意識恢復后,仍保持側(cè)臥位體息
第三步:要及時了解幼兒的健康狀況
噎食或吞咽異物
食物、異物卡喉常見于幼兒進食或口含異物時嬉戲打鬧或者啼哭而發(fā)生。何醫(yī)生重點圍繞氣道異物梗陽急救手法,通過PPT講解、更加直觀地向大家展示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正確步驟及注意事項。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運用于呼吸道異物導致窒息的快速急救手法。利用肺部殘留氣體,形成氣流沖出異物的急救方法。
1、從后背抱住患兒其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內(nèi)按壓于患兒的肚臍上方兩指的部位。
2、將患兒背部輕輕推向前,使患兒處于前傾,頭部略低,嘴要張開,有利于異物排出。
3、另一手置于拳頭上并緊握,雙手急速沖擊性地,向內(nèi)向上壓迫患兒腹部,反復有節(jié)奏、有力地進行,以形成的氣流把異物排出。
心肺復蘇術
心肺復蘇術簡稱CPR,是針對驟停的心臟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術。是為了恢復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環(huán)。
多一份急救技能,就多一份生命保障。通過本次培訓,全體教職工在掌握緊急救護正確方法的同時,還深刻感受到提高安全防范意識的重要性。我園會繼續(xù)做好衛(wèi)生保健工作,建起一道安全堡壘,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