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至15日,臨沂大學傳媒學院“光潤沂蒙”影視美育團隊奔赴江蘇徐州,開展“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們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與非遺文化的深厚內涵,用心用情滋養(yǎng)孩童心靈,積極傳播推廣紅色沂蒙精神,取得了豐碩的實踐成果。
一、文化調研:深入挖掘紅色與非遺文化內涵
“光潤沂蒙”團隊抵達徐州渡江戰(zhàn)役紀念館與漢王鎮(zhèn)紫山村,開啟文化調研之旅。在紀念館,隊員們通過戰(zhàn)役場景復原、歷史照片和武器裝備等展品,深入了解渡江戰(zhàn)役全過程,感受人民解放軍的英勇無畏與沂蒙人民的無私奉獻。在紫山村,隊員們與老一輩村民交談,了解非遺項目的起源與傳承,親手體驗非遺拓印技藝,深刻感悟非遺文化背后的人文情懷與工匠精神。
此次調研,團隊回收有效問卷近2000 份,撰寫調研報告 2 份、學術論文 1 篇,并打磨“影視美育”廳級課題申報書,為實踐教學筑牢理論根基。
二、教學實踐:以影視美育滋養(yǎng)孩童心靈
“光潤沂蒙”影視美育團隊走進徐州市銅山區(qū)泉潤路幼兒園和柳新實驗小學,開展影視美育課程。在幼兒園,團隊成員通過講述革命紅嫂王換于和“當代孝子”劉秀祥的故事,播放紀錄片《新沂蒙》,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將紅色精神傳遞給孩子們,讓他們在幼小的心靈中播下愛黨愛國的種子。
在柳新實驗小學,“沂蒙紅”觀后感作文大賽火熱開展,學生們通過觀看紅色電影《沂蒙六姐妹》、撰寫觀后感并分享感悟,深刻體會沂蒙精神的偉大。團隊用影視美育滋養(yǎng)孩童心靈,為傳承紅色基因奠定早期基礎。
三、傳播推廣:擴大紅色沂蒙精神的社會影響力
“三下鄉(xiāng)”期間,“光潤沂蒙”團隊積極傳播紅色沂蒙精神。在紅色微電影大賽、國創(chuàng)賽中,團隊獲國家級、省級競賽榮譽,以優(yōu)異成績彰顯專業(yè)實力。
同時,團隊深入一線調研,利用公眾號平臺,發(fā)布活動成果與心得。部分活動得到了銅山教育、漢風號、大眾網的報道,擴大了紅色沂蒙精神的社會影響力,激發(fā)更多人關注紅色文化與非遺文化的傳承。
通訊員:朱自強、焦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