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大馬路小學作為徐州市唯一一所智能垃圾分類試點小學,一直努力推動“無廢學?!薄袄诸愂痉缎!惫ぷ?,實行以“兩管理、兩確保、三落實”為主要內涵的“223”工作機制,號召全體師生樹立并踐行“綠色低碳、環(huán)保健康”的生活理念。同時,通過“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將無廢城市觀念、垃圾分類觀念輻射到家庭和社區(qū),將意識化為行動,根植于心。
徐州市唯一一所智能垃圾分類試點小學
形成“兩管理”制度 扎實科學管理
學校長效管理制度和常規(guī)管理制度兩手抓、同時抓。以長效管理制度長期保證學校無廢和垃圾分類工作正常運行,以常規(guī)管理制度使學校無廢和垃圾分類工作有章可循、有條不紊。通過規(guī)章制度的貫徹,培養(yǎng)師生良好的無廢習慣以及優(yōu)良的集體風尚。
抓實“兩確?!?nbsp;提升“兩率”工作
學校確保校園文化建設普及無廢知識和垃圾分類知識,確保學科教學滲透無廢教育和垃圾分類教育,以此提升學校無廢工作和垃圾分類工作的“知曉率”和“踐行率”,不斷強化全體師生無廢和垃圾分類的意識及習慣。
通過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在實踐中思考,在探究中質疑,提高學生對無廢知識和垃圾分類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參與性,引導學生從自身做起成為無廢城市和垃圾分類的宣傳者、踐行者和推動者。
聚焦“三落實” 推動習慣養(yǎng)成
學校聚焦“三落實”,把無廢知識和生活垃圾分類納入校本課程,與兒童生活相關聯(lián),在真實生活情境中促進學生無廢和垃圾分類習慣的養(yǎng)成。
落實“快樂成長”紅領巾環(huán)保小社團的社團活動
以“快樂成長”紅領巾環(huán)保小社團為依托,在全校范圍內深入開展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無廢知識和垃圾分類專題教育活動,影響和帶動了更多學生以及社會公眾加入到了無廢和垃圾分類隊伍中。
落實“無廢+垃圾分類”創(chuàng)意游戲課程的引入。
將“無廢+垃圾分類”游戲課程引入校園,基于兒童特點,自主設計了“垃圾分類”魔方,師生共同設計了多種無廢游戲和垃圾分類游戲,引導學生在游戲中輕松學習無廢和垃圾分類知識。
落實“無廢城市”社會實踐課程的開展。
依托“大馬路小學社會實踐基地”開展了一系列公益勞動、無廢城市和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將綠色行動延伸到社區(qū)。通過一名學生影響一個家庭,通過一個家庭輻射一個小社區(qū)。一系列“無廢城市”的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對垃圾分類的意識和熱情,也帶動了家庭、社區(qū)共同開展綠色行動,共創(chuàng)生態(tài)文明。
垃圾分類工作的穩(wěn)步推進,需要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努力。我校會繼續(xù)創(chuàng)新無廢知識和生活垃圾分類教育方式,穩(wěn)步推進相關工作,讓綠色環(huán)保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fā)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