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集實驗小學“弘毅書院”讀書活動,本周由學校青年教師尤雪晴為大家?guī)韽埿”对谟泄獾恼n堂上》好書分享。
讀書心得:
真正的教師必定是一盞不滅的燈。那些坐在教室的學生,從童年、少年直到青春的十八歲,他們將認識多少位教師?如果每個老師都是一盞燈,指引他的前行,他的生命中或許會有一座燈塔,他能長久地對開啟蒙昧的教師懷著敬意,自己也成為“有光”的人。
讀張老師這本書,想及他平時的讀書生活,深感教師“底子意識”的重要。 教育界有句老話,“要給學生一瓢水,教師要有一桶水”,現(xiàn)在,我逐漸明白了,守著的那桶水會變質的,老師也不是賣水的。我們站在講臺,背后必須有奔騰的江河,浩浩蕩蕩,永不停息。愛因斯坦說“人的差異在業(yè)余”,通過教育“立人,同時也讓學生成為聰明人,教師就必須是善于學習的人。
張小兵老師在最后一節(jié)《與美共同著生命》中說道,越來越不知道怎么教,越發(fā)覺得自己淺薄。這一點我也有同樣的感受,如果我們認真去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以前的課堂有諸多的缺陷。好多地方不夠成熟。以前的自信只不過是因為年輕,我們還應該不斷的反思,不斷的成長,無限的豐富自我。才有做教師的“本錢”。經(jīng)歷各種教育場景,只能算是有了做教師的本事。只有弄清楚什么是教師,才能找到我們的“本”。
張曉兵老師說,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讓學生的生命煥發(fā)出美來,只有學生美了,教師才有真正的職業(yè),生命才有美。是的,我們應該不斷地學習充實自己的思想,才能讓自己美,學生美,才能創(chuàng)造出有光的課堂。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也要力求每一節(jié)課都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個人簡介:尤雪晴,學士學位,中小學二級教師?,F(xiàn)任二(3)班語文教師兼班主任,尤老師一直以師德為本,注重修養(yǎng);堅持學習,提高業(yè)務,把學習當作自己工作之余一份重要任務來完成;關愛學生,勤勉教學,把“愛生奉獻,幸福從教”作為自己的工作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