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jié)前昔,為了開闊視野,豐富社團生活,吳屯小學組織部分學生配合徐州日報社、徐州電視臺拍攝“重陽節(jié)”系列宣傳片活動。
“蒸”出多彩童年
“黃色的是玉米面,綠色是菠菜汁和的面,紅色是火龍果汁和的面……”,付奶奶一邊講解一邊示范,通過切、揉、捏、壓、搓等手法,再搭配小剪刀、梳子、勺子等工具,配上紅棗、紅豆、黑豆等輔料,不一會兒普通的面團就活靈活現(xiàn)起來,一個個飽含創(chuàng)意、形態(tài)各異的動植物造型花饃呈現(xiàn)在眼前。同學們在學習的同時還各展其能,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的奇思妙想,現(xiàn)場一片歡聲笑語。
“編”出幸福生活
薛橋村草編工藝有著悠久的文化,富含著中華民族、勞動人民辛勤勞作的結晶,被稱為“指尖上的藝術”。趙爺爺從?的種類、用途、?編發(fā)展歷程、村民生活的變遷等方面向同學們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同時,向同學們展示了精美草編工藝品,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場視覺盛宴。
“饹”出家鄉(xiāng)特色
同學們圍坐在奶奶們身邊,聽她們講述徐州特色——烙饃的歷史文化、制作技藝。從和面、揉面、搟面、到火候控制,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并挨個上手學習制作。烙饃烙好后,卷上一把馓子,大家一起嘗嘗家鄉(xiāng)的特色美食!
一張薄薄的饹饃,一個普通草編生活用品,承載著歷史的記憶和祖祖輩輩心手相傳的智慧。此次“重陽”活動的開展,讓同學們更深入地了解和傳承了家鄉(xiāng)非遺文化,在實踐中體會勞動的艱辛和堅持不懈,感悟一絲不茍的工匠精神,感受指尖上的精彩,探索非遺文化的魅力,也讓學生在課后服務時間收獲了更多的精彩。
撰稿:袁建
審核:吳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