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落實“三新四行動”,深化核心素養(yǎng)計算教學實踐,云苑路小學5月9日上午開展了骨干教師引路課教研活動。此次活動旨在深入推進核心素養(yǎng)在計算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并以此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與教學水平,進而更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綜合素質。學校特邀徐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李賀蒞臨指導,魏群校長和云苑路小學數學教研團隊全程參與活動。
活動伊始,老師們首先觀摩了由骨干教師吳子為老師帶來的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課例。吳老師帶領學生們以復習導入開展教學。吳老師整堂課精心設計,邏輯清晰,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利用畫圖、通分、化小數的方法解決異分母分數的加減問題,吳老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三種方法的共同點:計數單位不同轉化為計數單位相同。接著利用算式3/4+1/6學生進一步探索發(fā)現通分的方法最簡單,最后回顧整數、小數、分數計算發(fā)現方法不同,算理相同。
觀課后,云苑路小學數學教研團隊在任艷主任的帶領下結合課例進行了沉浸式的主題教學研討,吳子為老師首先論述自己的課例設計思路以及課后反思。
吳老師提到,新《課程標準》指出:數與運算教學,通過整數、小數、分數的運算,進一步感悟計數單位在運算中的作用,感悟運算的一致性?!懂惙帜阜謹导訙p法》的學習建立在學生對分母分數加、減法是在學生學習了通分、分數小數互化,掌握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之上。學生通過自己探索,比較優(yōu)化出解法,進一步理解了只有相同計數單位的數才能直接相加減的算理。
以評促教,教學相長。隨后全體教師暢所欲言,既肯定了上課教師的亮點,表達了對吳子為老師示范和引領課的感謝與敬佩,又暢談自身的收獲與感悟。
二年級老師提到,本堂課中,學生經歷了“獨立探索、交流、嘗試練習、總結算理算法、運用練習”的學習過程,這就是一個學生親身經歷,親身體驗發(fā)現知識,運用知識的過程。在交流了“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后,教師沒有急于給學生總結計算方法,而是讓學進行嘗試練習在有了更深的學習體驗后,再引導學生總結算法。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掌握知識,更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年級老師也圍繞本節(jié)課分享了自己的觀課感受:吳老師這堂課數學邏輯縝密,引導學生將已學知識聯(lián)系到新知識,梳理、建構形成活學活用的立體知識體系。明白同一單位的前提下才能進行加減。同時也進一步讓學生明白整數、小數加減計算為什么數位要對產的道理。此外,這也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感受到了要提有價值的問題,能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促進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
六年級作為執(zhí)教過本課的年級,老師們反觀之前的教學,也獲得了一些新的啟示,學生在自學中發(fā)現問題并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討論、探索,發(fā)現分數單位不同,無法相加,想辦法變成同分母分數再相加。上述過程,完全是學生自主探究的成果,在整個的過程中,教師始終沒有以知識權威的身份出現在課堂中,而是以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出現。體現新課標的理念。
點明燈指路,啟智慧前行。市教科院教研員李賀老師進行了專業(yè)點評和高位引領。李賀老師認為吳老師整堂課精心設計、結構完整、層次分明,從探索各種方法解決問題,到總結普適性方法“通分”,學生經歷探索過程,內化本堂課的關鍵:當計數單位不同時,要轉化為計數單位相同再計算。李賀老師指出,數學教學要站位高,老師和家長不一樣,要聯(lián)系知識前后系統(tǒng)性教學,教師要說數學語言,形成自己的風格,在每一節(jié)常規(guī)課中滲透數學思想、數學方法,使得學生核心素養(yǎng)落地。
魏群校長對本次教研活動進行總結,數學課堂要“瞻前顧后”,注重知識結構性,關注學生知識掌握情況。教師實實在在教數學,學生扎扎實實學數學。
恒者行遠,思者常新。只有善于探索實踐,勤于反思總結,才能穩(wěn)步前行。聚焦新課標理念,探索新課堂教學模式,此次引路課活動打開了老師們更廣闊的教育視野,找問題,尋思路,求真理,將新理念、新精神轉化為教學實踐,云苑路小學的老師們,將以骨干教師為榜樣,砥志研思,篤行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