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作為一名教師,需要書籍來補充能量,提升自身專業(yè)的成長。2024年11月11日,我園按照讀書計劃,如期開展了讀書分享交流活動。今天分享的老師是段老師和袁老師,分享書目為《幼兒園里的“問題小孩》”、《教育智慧從哪里來》.
《幼兒園里的“問題小孩》”這本書對于教師來說,里面的方法很實用,也比較科學,另外對“問題小孩”分析的非常透徹,這讓我們老師們有種如獲至寶的感覺,我們要從幼兒的一言一行、神情舉止中探尋他神秘的內(nèi)心世界,要以積極的期盼態(tài)度,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努力挖掘幼兒身上的閃光點,學會關注他、愛護她、尊重他,進而遠離“破壞”。教育像是涓涓細流,河中流淌的應是愛心,細心,恒心!
教育智慧從哪里來?無疑,借鑒先行者的教育經(jīng)驗是一條捷徑。我想,作為一名老師,我們并不是為學生處理麻煩的“救火員”,更重要的是要以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去找到問題的根源,并引導學生不再犯同樣的錯誤。這中間就需要老師有一個非常好的思維習慣,“遇到問題總想個為什么,然后加以驗證”——這就是王曉春在點評中提到的“科學家的思維方式”。"讀書是一種幸福,讓人增長知識,使人明白道理,令人憧憬未來,叫人品味生活,給人益處多多,這種幸福別無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