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傳承紅色基因,感受信仰的力量,承擔時代使命,進一步深化“培根鑄魂:普通高中‘四史’教育課程基地”建設,2025年3月30日,大許中學高二年級全體師生踏上了一場以“追隨紅色記憶,傳承愛國情懷”為主題的研學之旅。通過瞻仰周恩來紀念館與故居、探訪吳承恩故居及河下古鎮(zhèn),師生們在一日行程中感悟革命精神、汲取“四史”力量,進行了一堂生動的“四史”教育實踐課。
朝日初升,朝露晶瑩,全體高二同學齊聚操場,研學活動在莊嚴的啟動儀式中拉開序幕。學生成長指導中心竇建主任號召大家以本次研學為機遇,強化“四史”學習,增強責任感與使命擔當。年級主任張強則強化對學生安全教育、行為規(guī)范教育及衛(wèi)生教育。
上午10時,師生抵達研學首站——周恩來紀念館。館前廣場上,全體學生列隊肅立,學生代表高二(20)班王雨婷同學發(fā)表熱情洋溢的演講,號召大家以周總理為學習的榜樣,學習傳承他的精神品格:胸懷家國,志存高遠;勤學善思,腳踏實地;嚴于律已,無私奉獻。劍碑平湖的背景中,鏗鏘的集體誓言響徹云霄:“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里,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目光所至皆為華夏,五星閃耀皆為信仰,愿以吾輩之青春捍衛(wèi)盛世中華,護我中華,護我中華,護我中華!??!”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師生通過珍貴史料與文物,深入了解了周總理從求學立志到治國理政的壯闊人生。
11點鐘,研學隊伍走進吳承恩故居。明代風格的院落中,《西游記》手稿展陳與互動影像讓學子們沉浸式感受古典文學魅力。吳承恩在困境中堅持創(chuàng)作的故事,讓同學們明白了什么是文化自信與創(chuàng)新精神。隨后,師生漫步河下古鎮(zhèn),青磚黛瓦間,千年漕運歷史與非遺技藝展示交織,學生們在石板路上觸摸時光印記,用鏡頭記錄下運河畔的生態(tài)畫卷。
下午2點鐘,師生走進周恩來故居。在總理童年生活的院落中,一件件樸素的陳設、一張張泛黃的照片,無聲訴說著偉人“大賢秉高鑒,公燭無私光”的崇高品格。周總理的事跡,讓許中學子們仿佛走進“四史”,讓他們更加認真學習“四史”,傳承“四史”,最終勇?lián)鷷r代使命,讓青春在奮斗中閃光!
大許中學守正紅色研學活動將“四史”教育與社會實踐深度融合,讓青年學子以腳步丈量信仰的高度,用行動詮釋“四史”的溫度,真正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shù)男聲r代答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