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融融,書香氤氳。2025年4月25日下午,蓮心讀書社成員齊聚一堂,開展《清華積極心理學十六講》讀書分享會。王霄、吳金穎兩位老師結(jié)合自身閱讀感悟,帶來精彩分享,隨后與書社成員展開熱烈討論,共同探尋積極心理學在教育教學中的實踐路徑。
吳金穎老師聚焦“積極情緒——讓幸福像花兒一樣綻放”,用生動的語言打破人們對積極情緒的固有認知。她系統(tǒng)梳理書中提到的10種積極情緒,通過“吃到童年味道的糖葫蘆”“雨天陌生人遞傘”等鮮活案例,讓抽象概念變得觸手可及。分享中,“假笑真能變開心”“感恩日記重塑大腦”等冷知識令人耳目一新,她還分享了“通勤聽音樂”“睡前記錄小確幸”等實用情緒管理技巧,并巧妙融入王維、蘇軾的古典智慧,為積極情緒培育注入傳統(tǒng)文化基因。
王霄老師以“助人行為的現(xiàn)實悖論與文化叩問”為主題,開啟思想碰撞之旅。他深入剖析西方積極心理學研究中助人行為實驗的局限性,指出其預設(shè)結(jié)論的論證邏輯。通過社會中存在的現(xiàn)實事件,王霄老師點明當下助人困境的文化變異,并提出構(gòu)建“有限的善”認知框架,倡導在保障自身邊界的前提下踐行善意,重視微善的漣漪效應(yīng)。
兩位老師分享結(jié)束后,現(xiàn)場氣氛熱烈,老師們圍坐在一起,展開了深入的討論。有的老師結(jié)合自身教學案例,暢談從書籍中獲得的靈感啟發(fā);有的則針對分享中提到的教育熱點問題,提出獨到見解,引發(fā)眾人共鳴。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在思維的碰撞中,對教育教學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也對未來的教育實踐充滿了期待與信心。
最后孫蘭社長總結(jié)道:“兩位老師的分享既有理論深度,又緊密聯(lián)系實際,老師們的討論也充滿智慧與洞見。希望各位以此次分享會為起點,將積極心理學知識轉(zhuǎn)化為育人金鑰匙,在日常教學中多關(guān)注學生心理健康,用正向引導為孩子們點亮心靈燈塔。同時,也請大家牢記——唯有先呵護好自己的心靈土壤,才能培育出滿園芬芳?!?
閱讀的腳步永不停歇,讓我們一起潛心閱讀,讓讀書成為習慣,讓書香滋養(yǎng)生命,讓閱讀與思考在教育教學中遇見最美的成長!
撰稿:李苗苗
審稿:孫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