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垞幼的小小天地里,
我們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時間之旅,
一起捕捉時間的蹤跡,
探尋時間的奧秘......
「一場關于“遲到”的討論」
“老師!他遲到啦!”
早上吃飯的時候,總有幾個小朋友姍姍來遲。
· 有些小朋友為什么來得這么晚呢?
·是??!他們?yōu)槭裁磿t到呢?
· 他們是在家睡懶覺嗎?
·幾點才算遲到呢?
孩子們對“遲到”問題的議論,體現(xiàn)了孩子們對“時間”這一抽象的概念有了興趣和初步的探索意識。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提出:“讓幼兒保持有規(guī)律的生活,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大班是幼小銜接的關鍵時期,要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和時間觀念?;诤⒆觽儗Α皶r間”濃厚的求知欲,我們和孩子們一起開始探尋時間的秘密,爭做時間的小主人。
「一場關于“時間”的探究」
認識時間
問題1“什么是時間?”
時間是一個抽象的概念,
在幼兒眼中,時間到底是什么呢?
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說法吧!
“時間像閃電一般,我才玩了一會滑滑梯,就要吃飯了。”
“時間就是我的鬧鐘,早上會喊我起床,我就不會遲到了?!?
“時間就是告訴我們幾點鐘起床,幾點鐘上幼兒園?!?
“時間就是今天、明天,還有早上、中午、晚上?!?
問題2“以前的人們沒有鐘表,他們是怎樣知道時間的呢?”
隨著探索的深入,
孩子們又對古代的計時工具產生了興趣,
古時候,
人們是怎么知道時間的呢?
這一問題引發(fā)了孩子們的思考與討論,
并和爸爸媽媽一起完成了時間調查表。
古代的人們
竟然能想到這么多記錄時間的方法,
好聰明呀!
調查表
分享中…
“他們還會通過觀察太陽來計算時間。
“古代人會用日晷觀測時間。”
孩子們通過討論-調查-分享,發(fā)現(xiàn)古代人是通過日晷、沙漏、燃香、漏刻等來記錄時間。而到了現(xiàn)代,時鐘、計時器、手機、手表都是可以記錄時間的工具。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日出、日落、月亮、大雁向南飛等現(xiàn)象變化來感知時間。
問題3“時間在哪里?”
隨著調查的深入,
孩子們也在許多地方都找到了“時間”。
我在家里的電器上和平板上找到了時間。
我的鬧鐘上有時間。
家里的洗衣機上有洗衣倒計時提示。
我在家里發(fā)現(xiàn)了沙漏,它也是一種計時工具。
計時器上有時間,看時間很方便。
教師的思考
孩子們在尋找“生活中的時間”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時間藏在生活中的各個地方,不同地方出現(xiàn)的時間也有不同的功能。教師通過多種方式鏈接幼兒的經驗,鼓勵幼兒通過實地調查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不同的時間以及它們不同的功能。
探秘時間
科學:認識鐘表、整點和半點
問題1“時鐘有什么秘密呢?”
·時鐘有12個數字寶寶。
·時鐘的分針比時針要長,但是秒針是最長的。
·時鐘有很多不同的形狀。
·有的時鐘有很多小格子,沒有數字的。
·時鐘里的表針都是往右邊轉的。
問題2“整點、半點要怎么看呢?”
在集體教學活動中,通過仔細觀察,幼兒了解到,發(fā)現(xiàn)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分針都指向“6”,時針走過幾,就是幾點半的規(guī)律。
總結
時針:短而粗,走一大格表示時間過了一小時。
分針:細而長,走一小格表示時間過去一分鐘;走一大格表示時間過去五分鐘。
秒針:最細最長,走一小格表示時間過去一秒鐘。
美術:我設計的時鐘
孩子們對鐘面和指針有了一定的了解,
產生了無限的創(chuàng)意,
一個個造型獨特的時鐘
展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
孩子們欣賞著創(chuàng)意鐘表的同時,也更深入地認識了鐘面、時針和分針。
健康:《老狼老狼幾點了》
通過孩子們喜愛的民間游戲,在游戲中感受時間的變化。
感受時間
問題1“一分鐘有多長?”
一分鐘很短,只能做一點事情。
一分鐘時間,我可以拍籃球拍七十次。
我挑戰(zhàn)金雞獨立的時候,覺得一分鐘好長呀。
我知道1分鐘有60秒,我可以完成洗手取餐。
問題2“一分鐘可以做什么?”
挑戰(zhàn)一分鐘拍球
“我一分鐘拍了90個!”
“哇,太棒了!”
挑戰(zhàn)一分鐘跳繩
“哇!原來一分鐘可以跳繩100次~”
挑戰(zhàn)一分鐘金雞獨立
"金雞獨立的時候我感覺一分鐘好長呀,
我都要堅持不住了"
問題3“如何規(guī)劃課間十分鐘?”
“我姐姐告訴我,在小學里有課間十分鐘呢!”
在感受了一分鐘的時長后,孩子們對課間十分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課間十分鐘都能做些什么呢?孩子們畫下了自己的想法。
教師的思考
孩子們通過親身感受時間的流逝,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可見的經驗。了解了時間與事物之間的關系,讓孩子們明白要合理地安排好時間,成為時間的主人。
管理時間
簽到進行時
我們引導幼兒自主簽到,讓幼兒自己記錄到園的時間,還有助于增強他們遵守時間的意識,懂得應該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到達幼兒園。
我的周末計劃
“在幼兒園我們有活動時間表,到什么時間我們就知道做什么事情。我們可以做個計劃表,按照計劃來度過周末?!?
這個周末,
孩子們根據自己的專屬時間表,
他們一步步規(guī)劃著時間,在這個過程中,
逐步學會時間管理,
成為時間的小主人。
周末計劃
教師的思考
關于時間的探索不斷深入,幼兒對時間的體驗和感知更加深刻,對自己的能力和速度也有了更為客觀的認識。幼兒漸漸形成了較為穩(wěn)定的做事風格——自覺、守時,他們成為了時間的主人,也成為了自己活動的主人。
課程反思
“我和時間有個約定”課程告一段落,但我們與時間的故事還未停止。
《指南》指出,教師應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本次主題課程的開展,我們以孩子的實際生活為基礎,以幼小銜接為著手點,通過親身體驗、自主探索、討論互動、自由表征來感受時間、認識時間,從而學會管理時間,知道珍惜時間。在逐步遞進的感知和體驗過程中,孩子們逐步建立起時間觀念和任務意識,真正學會“做事首先有計劃、遵守時間不拖沓”,成為掌控時間的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