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房村鎮(zhèn)尚王小學三年級教室暖意融融,一堂以《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為題的語文公開課在此展開。朱老師以詩意的教學設計,帶領學生走進秋日的文字世界,感受語文與生活的美好聯(lián)結。
課堂伊始,朱教師通過播放秋日落葉的實景圖片,搭配輕柔的背景音樂,瞬間將學生帶入“秋風掃落葉”的場景中,自然引出“金色巴掌”這一核心意象。隨后,教師引導學生聚焦文本,采用“讀—找—品”的三步法,讓學生在反復朗讀中尋找描寫梧桐葉的語句,圈畫“熨帖”“平展”等關鍵詞。
在互動環(huán)節(jié),學生們踴躍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有的說“‘金色巴掌’把梧桐葉寫活了,像小巴掌在打招呼”,有的結合生活體驗談到“雨后的落葉確實又濕又平,和課文里寫的一樣”。教師適時點撥,通過對比“落葉”與“金色巴掌”的表達差異,讓學生直觀感受比喻修辭的生動性,更引導他們體會作者對生活細節(jié)的珍視。
課程尾聲,教師布置了“尋找身邊的‘詩意’”實踐任務,鼓勵學生用文字或圖畫記錄生活中的小美好。整堂課以生活為源、以文本為橋,既落實了“理解比喻句”“積累優(yōu)美詞語”的語文要素,更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生活、感受美的能力。
聽課教師紛紛表示,這堂公開課將語言訓練與審美教育有機融合,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語文就在身邊”,為低段寫景課文教學提供了生動范例。
通訊員:任玉嬌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