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云:“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辈菽臼俏覀冏钏究找姂T的事物,卻也是最容易忽略的事物。本次“認識草木之名”實踐,不僅使學生了解了各種稀奇有趣的植物名稱,也使他們感受到了植物名字里所蘊含的中國漢字與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秋日陽光明媚,微風習習,魯老師帶領(lǐng)著五1班的孩子一起收集校園內(nèi)的植物名稱。瞧,他們一個個記得多認真!“老師,這個我知道,是月季花,它每個季節(jié)都會開花!”“老師這個是什么花?”“老師也不知道,我們用形色識花來掃一掃吧!”校園里不時傳來同學們七嘴八舌的討論聲……
??仙客來、美人蕉、蝴蝶蘭、馬蹄蓮……植物的名字真是千奇百怪,孩子們不僅在校園里收集植物名稱,還走進小區(qū)、公園、道邊,收集很多植物名字。如此之多的名字有什么特點呢?只見孩子們在魯老師的引導下,將這些植物分成不同的類別,分完以后看上去更加輕輕爽爽了。
??每一株植物都有自己獨有的風景,為了增強孩子們的綜合運用能力,魯老師還引導孩子們結(jié)合自己搜集的詞語、詩句等資料,為自己喜愛的草木畫像,即為草木制作漢字掛牌,并將其懸掛在相應的植物上,這大大激發(fā)了孩子們的積極性???,一張張精美的掛牌,既能看出他們不服輸、想要展示自我的信心,也能看出他們對植物的那份喜愛之情。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熟悉的植物,孩子們還紛紛拿起筆為自己心目中的植物寫“漢字小傳”。小傳中,有漢字的結(jié)構(gòu)規(guī)律介紹,有植物名字由來的趣事,有名字中所包含的文化意蘊,無不顯示著孩子們對近階段學習內(nèi)容的所思所想所得。
??一花一葉皆有情,一草一木皆有意,在這層林浸染的金秋時節(jié),五1班的孩子們在魯老師的帶領(lǐng)下一起暢游了“植物大觀園”。大觀園,為孩子們搭建了語文世界與植物世界的橋梁,將草木之象與漢字之韻巧妙地融合在兒童的認知世界之中,既豐富了他們的詞語積累,又增強了他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使他們的語言、文化、審美、思維,獲得了多重成長,我們一起期待更多這樣生動活潑的語文課堂,真正讓語文課堂成為孩子的課堂,成為孩子與生活相聯(lián)系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