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 魂
徐州市小海燕記者團鄭玉倩
人與樹有不解之緣,有樹的地方可以沒有人,但有人的地方一定有樹,就像這甘肅省一樣,鄉(xiāng)里人的門前屋后,田頭地邊,只要有塊空地,總要栽上幾棵樹,于是人的整個身心就隨著樹葉舒展。望著花蕾希冀,品著果實回味。即使是無花果可吃,后輩兒孫也能在大樹下安閑納涼。城里人沒這福分只好侍弄花草,聊以慰藉;培育盆景以為寄托。一旦錢包稍鼓,就到處登因樹而生機勃勃的山,游因樹而充滿靈性的景,觀用樹蓋的樓與亭榭,也看自成一道風景的樹,回去時錢包雖空了,心里卻實了,千姿百態(tài)的樹就常常被用來裝飾著鋼筋水泥的世界。因為有了樹,人才有了紛繁多彩的夢……
人是會走的樹,樹是會站的人。葉是樹的手,根是樹的腳。枝深屈如四肢、桿挺拔如身軀。而且樹,高貴可為宦官,如泰山五大夫松;平易又不失熱忱,如黃山迎客松。有呼樹為“柑奴”;有譽樹為 “孝子”??梢妼浔热俗怨庞兄认袢?,就有性格;樹葉纖細低垂形若含羞少女,流露陰柔之美,主干粗壯偉岸儼然彪形大漢,充滿陽剛之氣。這不是典型的剛?cè)嵯酀鷨??樹也有感情:沐浴春風,抽芽吐蕊定有幾多愉悅;花團錦簇,招蜂引蝶,不由一番得意;落英繽紛,秋風掃葉,難免感傷之情。乃至樹倒猢猻散,又是怎樣的失魂落魄呀?
樹是人生的生動寫照。就像這甘肅省的樹。人之初生,老幼苗破土,稚嫩纖弱,故澆之灌之百般呵護。稍長,則無拘無束樹杈橫生,故修之剪之以正其身。“樹大自直”的說法,實是誤人子弟。不知不覺人已弱冠,恰如樹正當茁壯茂盛。既要開顏色形狀各異的花以娛人耳目,又要結(jié)味道、大小不同的果以飽人口福。葉能做飼料,枝要宜編筐籠。要承受各方面壓力,還要竭盡各種職責。而且這一切都要義無反顧,無緣無愧。這時候,人都喜歡感懷童年,無奈歲月催人長,縱然是“以八千歲為春,以八千歲為秋”的上古大椿,照樣“猶有競時”。人就在感嘆中不禁一步步走向衰老,然而年老更貴有為。成材之木,自然作梁作棟,即使老朽之木,既不可雕,又遭蟲蛀,也要化為一腔灶火,漚成一池糞土,這樣才能瞑目。樹與人就這樣一起經(jīng)受風雨,一起感悟炎涼,一起體驗生命……
當然,無論是這甘肅省的樹還是江蘇省的樹,畢竟和人還是有區(qū)別的:人是入世的,而樹是出世的。樹不動,就沒有顛沛流離的勞苦;樹不說,就沒有口角是非的煩惱;樹不想,就沒有貪婪邪惡的欲念。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指的乃是人心。所以,樹活著是人定,死了是坐化。等埋入地下,又變成煤,給人溫暖,給人光明。如此看來,一棵樹,簡直就是一尊佛呀!
其實,樹就是樹,就是再小的樹,也是一棵樹!
指導老師陳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