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教育數(shù)字化轉型號召,推動優(yōu)質教育資源深度融入日常教學,近期,銅山區(qū)漢王實驗小學多措并舉推進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應用普及工作,以科技賦能教育,讓智慧課堂落地生根。
學校高度重視平臺應用工作,成立專項工作組,由耿校長牽頭制定實施方案,分階段開展全員教師培訓。培訓中,教學處通過“理論講解+實操演示”的方式,重點指導教師運用平臺檢索同步課程、精品課件、虛擬實驗等資源,并結合學科特點設計融合式教學方案。例如,科學教師借助平臺的“虛擬實驗室”資源,讓學生在課堂上直觀觀察“水的三態(tài)變化”過程,將抽象知識轉化為生動體驗;語文教師則利用平臺的“名家朗誦”“課文動畫”等素材,豐富課堂導入形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為確保平臺應用常態(tài)化,學校還建立了“教研組研討+骨干教師示范+全體教師實踐”的推進機制。各教研組每周開展平臺應用案例分享會,交流資源使用技巧和教學效果;骨干教師率先開設示范課,展示如何將平臺資源與學情結合設計教學活動。在此基礎上,學校定期組織“智慧課堂”評比活動,鼓勵教師探索個性化教學模式,讓平臺真正服務于學生成長。
如今,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已成為漢王實驗小學教師備課、授課的“好幫手”。教師們表示,平臺提供的海量優(yōu)質資源不僅拓寬了教學思路,還能根據(jù)學生認知水平精準選取素材,讓課堂更具針對性和吸引力。家長們也反饋,學生通過平臺的“課后服務”板塊自主學習、查漏補缺,學習主動性明顯增強。
耿校長表示,學校將持續(xù)深化智慧教育平臺的應用探索,通過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不斷提升育人質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共享優(yōu)質教育資源,助力成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