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校園突發(fā)事件應對能力,9月29日,柳泉鎮(zhèn)鐃山小學開展最小應急單元實戰(zhàn)演練,通過防暴處置、應急疏散等場景模擬,全方位提升校園安全防護水平。
防暴處置:校門防線快速鎖控
在學校門口的防暴演練中,模擬“外來人員強行闖入”的警報一響起,由安保人員、教師志愿者組成的最小應急單元即刻行動。安保人員持防暴鋼叉、盾牌形成防御圈,身著紅色背心的教師應急隊員迅速配合,合力對“闖入者”實施控制,整個處置過程銜接流暢,展現了應急單元的快速反應能力。
應急疏散:學生自主疏散顯成效
應急疏散環(huán)節(jié),學生們在教師安全員的手勢指引和哨聲指揮下,按照“彎腰護頭、沿指定路線”的要求,快速向操場安全區(qū)域集結。整個疏散過程秩序井然,學生們動作規(guī)范、路線清晰,充分體現了日常應急訓練的扎實成果,也展現了最小應急單元中安全員對疏散流程的有效把控。
以練為戰(zhàn):夯實安全防護網
演練前,學校明確了最小應急單元各崗位職責,開展了防暴器械操作、疏散路線規(guī)劃等專項培訓。演練后,學校負責人表示:“最小應急單元是校園安全的‘前沿陣地’,通過實戰(zhàn)化演練,要讓每一位成員都成為安全衛(wèi)士?!?
演練結束后,徐校長在總結中強調:“最小應急單元是校園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必須把每一次演練當成‘實戰(zhàn)’來抓,才能在真正的突發(fā)情況中‘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贏’。”接下來,鐃山小學將常態(tài)化開展此類演練,持續(xù)優(yōu)化應急處置機制,把安全意識深植師生心中,為校園安全筑牢堅實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