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奔放的八月,洋溢著青春的氣息。8月18日,徐州市茅村鎮(zhèn)龍莊小學第二期“暑期教師讀書分享”活動如約而至。本期活動由趙明麗、陳雪、劉小曼、薛玉四位老師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
趙明麗老師——《愛學生就等于愛自己》
暑假期間我讀了不少書,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虹雨老師的《愛學生等于愛自己》。
“愛”是生生不息的主旋律,也是教育永恒的主題。我們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上課、聽課、輔導、改作業(yè)……還要重視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用愛去教育學生,培養(yǎng)學生,激發(fā)學生奮發(fā)向上,引導學生在愛的氛圍中學會愛,用愛回報愛,這樣老師也會感覺到快樂。
學生的個性千差萬別,因此教師要善于了解學生的差別,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對于那些成績不理想又不善言語或是那些家庭條件不好的孩子,我們老師更要多關(guān)系他們,照顧他們,用自己的愛心去感化他們,讓愛成為促使他們進步的動力。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真的可以感悟很多,有時甚至讓我們豁然開朗。作為教師我更多的是從書中學習別人有效的教學管理方法,少走彎路。呼吁大家利用空閑時間一起來讀書吧!
陳雪老師——《不忘初心的教師》
暑假期間閱讀了蔡葵先生的《不忘初心的教師》,實在有幸之至,獲益匪淺。
教師的初心,是對教師職業(yè)的熱愛敬畏之心。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每個教師都挑著一副重擔:一頭挑著國家和民族的希望,一頭挑著國家和民族的幸福。教師的初心,是對教育事業(yè)的不懈追求之心。正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們既要志存高遠,也要腳踏實地,勤學苦練,不斷提高教書育人水平。教師的初心,就是對學生的無私關(guān)愛之心。馬卡連柯說:“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崇高的師愛是對每個學生一視同仁,不偏不倚,對每個學生都“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教師的初心是對名利浮華的淡泊之心。多講奉獻,少講索取,名利就會不求自來,我們才能獲得真正的職業(yè)幸福感。
教師們,讓我們懷著初心出發(fā),追尋初始的夢想,朝著最初的目標奮力前行吧!
劉小曼老師——《教育的奇跡》
前不久我讀了一本書,《教育的奇跡》,它是一部平易近人的著作,他通過,牛頓——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愛迪生——不受老師歡迎的“糊涂蟲”、達爾文——愛“說謊”的“討厭鬼”、愛因斯坦——連續(xù)考試不及格的“愚笨兒”,這些曾經(jīng)是父母、老師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問題孩子”、”殘疾孩子”的偉人小時候的故事告訴我們,其實這些偉人小時候和我們平常的孩子小時候是那樣的相似,只不過是他們遇到他們?nèi)松械牟畼?,讓他們最終成才。
讀完了這本書,我受益匪淺,父母和老師的教育會對孩子起著絕對的作用。老師、家長們應該學習各種教育理論,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一味地給孩子過高的壓力,強迫孩子去成長。
《教育的奇跡》這本書,不僅讓我感動于書中的每一個故事,每一個人物,也讓我悟到教育的真諦。它讓我知道“人的潛力是巨大的,上帝讓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都賦予每個人一個成功的機遇,成功的可能,每個人都應該而且可能做的最優(yōu)秀,做的最卓越。世無棄人,只有自棄之人;世無完人,應該發(fā)現(xiàn)自己?!彼?,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相信孩子與學生,相信他們每一個人都能夠書寫自己的精彩;就是要發(fā)現(xiàn)孩子與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的潛能與個性,讓他們真正地成為自己。
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如何讓孩子在上面繪出燦爛的彩虹和美麗的圖畫是我們每個教育者都要考慮的問題。
薛玉老師——《從教走向?qū)W——在課堂上落實核心素養(yǎng)》
我有幸在暑假期間讀了王春易老師的《從教走向?qū)W——在課堂上落實核心素養(yǎng)》這本書,讀完此書,如沐春風,我豁然開朗。
王老師從七個維度闡述了在課堂上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與方法。傳統(tǒng)的課時教學以一節(jié)課作為一個閉環(huán),不論是40分鐘還是45分鐘,全部學習任務都要在這段時間內(nèi)完成。因此,課時教學常常聚焦具體的學科知識,容易做到堂堂清。但是長期的課時教學,容易使我們陷入一個個具體的知識點中,越講越細,越講越深,只見樹木,難見森林。因此,王老師強調(diào)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需要以問題解決為中心,需要大一些的主題或項目來承載,需要相對復雜和綜合的學習任務來承擔。這樣就要求我們需要在學科教學中,根據(jù)素養(yǎng)導向的目標重構(gòu)單元,從課時教學走向單元教學。
教師如果只擁有知識,就只能給學生知識。唯有智慧啟迪智慧,唯有素養(yǎng)才能培育素養(yǎng)。要從知識教學走向素養(yǎng)教學,我們必須從知識型教師轉(zhuǎn)變成素養(yǎng)型教師。
從教走向?qū)W,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是一項長期的過程。我將不斷學習新理念,并付諸于教育教學實踐中,在學習中進步,在進步中成長。
好書如畫,閱讀如歌。
讀書可以讓我們發(fā)覺世界的精彩與生活的美好,讀書可以讓我們在閱讀中相互融合,相互吸引。讓我們與書籍攜手共行,在閱讀中尋找快樂,努力做一名有愛心、有詩意、有內(nèi)涵、有思想的幸福教育者。